胡松梅研究员应邀前来讲学
编者按:今年,学校将迎来建校90周年校庆,为进一步展示学院办学成果、育人成就,营造浓郁校庆氛围,学院将围绕未来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农业历史等主题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和校友代表等举办系列学术报告。
4月7日下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胡松梅应邀于学院2206会议室作题为“陕西关中地区秦汉时期珍禽异兽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杨乙丹教授主持,研究所师生踊跃参加。
陕西西安汉文帝霸陵外藏坑发现的珍禽异兽入选《Archaeology》杂志评选的“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胡松梅老师简要介绍了霸陵遗址概况,重点解读霸陵动物外藏坑、南陵动物外藏坑的分布、出土珍禽异兽遗存的鉴定特征和统计结果;结合长安神禾原战国秦陵原大墓外藏坑K12,秦始皇陵园动物陪葬坑、K0007陪葬坑、珍禽异兽坑,汉阳陵帝陵陵园动物外藏坑,汉昭帝平陵3座陪葬坑等出土的珍禽异兽遗存,系统比较了关中地区以墓葬形式陪葬的珍禽异兽坑及其与帝陵的关系;最后对珍禽异兽坑的意义进行阐释,使与会师生对这一重大发现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
报告会后,胡松梅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就考古学与科技史的交叉研究等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师生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胡松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入选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等多项,在动物考古和环境考古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初步建立了陕北榆林地区公元前三千纪至二千纪生业及环境的关系(社科重大),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动物群的演化、家猪的驯化与饲养策略。在家畜的起源、家猫驯化机制、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骨器原料的选择、遗址周围的自然环境、经济类型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负责的两个项目分别入选2023年和2011年美国《考古》杂志评出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在《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PLOS one 》《Antiquity》《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考古学报》《人类学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第四纪研究》《中国科学》《考古》《考古与文物》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在SCI及SSCI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研究报告和鉴定报告20多本。
终审:常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