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研合一:扎实推进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社会工作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起面向全国招生,下设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农村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3个专业方向。12年来,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师生坚持农村基层社会工作的定位,尤其是近年来依托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强化科研引领,创新专业学科建设,打造了“城乡社会工作”研究品牌。
聚焦立德树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实践为本的专业。学院始终秉持“师-生-机构”一体化的理念,在培养方案中既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实用性,做到以“在服务中学习”、“为服务而学习”、“与服务者一同学习”为导向,双向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不断探索“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
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主动基于社会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服务社会中,促进教学、研究、学生培养的良性发展,探索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路径。全面推进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课程建设,与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中心、成都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等慈善机构、福利机构等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社会工作项目研究,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和指导,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创新专业服务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第二课堂”和“产学研三位一体特色实践项目”,推进以社会调查能力提升为重点的暑期实习和调研,将社会工作专业课堂打造成有故事、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的课堂。举办高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专题培训。邀请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资深专家等授课,通过专题讲座、实务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多年实践,逐步形成“案例教学+专项实习+实践研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取得扎实成效。学生所撰写案例入选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100强3项、三等奖1项,2个案例成功闯入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36强,荣获全国志愿服务技能大赛二等奖、第十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八届研究生论坛三等奖等荣誉;荣获首届“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教育实践案例大赛二等奖等,取得国家高级社会工作师资格1人,获全国社会工作教指委首批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在线一流本科课程1门,主编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1部;参与全国社会工作教指委“社会工作授权点申请的基本条件”编写;获评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强化科研引领,深化专业学科建设
学院始终重视加强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法学、公共管理、科学技术史等学科的结合,协同发展。早在1997年建立之初,就在社会学培养方案中设立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向。近年来,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社会发展实践,深入思考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和功能,强化科研引领,推动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
将不断提升原创能力,培养具有农村治理与法治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工作人才,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社会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扎实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义务教育等传统民政工作领域研究的同时,围绕国家治理效能提升、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提升研究水平。出版著作30余部,返乡农民工问题获得第九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相关专家接受《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专门采访;获批国家级课题10余项,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研究》,强化“社会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等社会工作新理念,参与“政府出资、社会组织承办、全程跟踪评估”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新模式的建设研究;承担了陕西省4个县脱贫退出第三方评估、4个县的巩固脱贫成果评估工作;以副组长单位身份,负责贵州、重庆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标广西脱贫攻坚成效第三方评估项目;学院扶贫工作、乡村振兴工作先后获得中央机构来函肯定。义务教育、基层治理等2份咨政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担当贡献服务,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快速发展。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先后通过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硕士学位点合格评估等,入选陕西省民政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扎根社区一线,扩大学科影响力
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根植基层,着力打造一批“有团队、有项目、有平台”的志愿服务品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
结合西部乡村特点,在陕西省省市设立36个农村社会固定观测点,深入开展西北五省民俗大调研、黄河流域百县万村调研等活动;赴陕西富平县乡镇社工总站、庄里试验区社工站、曹村镇社工站、胡家庙街道社工站参访交流,帮助地方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性不足、服务碎片化等问题;集中力量打造典型性乡镇,凝练一套经验和做法,将实务经验凝练上升为实务研究、理论研究,打造欠发达地区县域社会工作的服务品牌。
依托袁家村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工作研究的成果,应邀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浦东干部学院做专题课程教学,获评“2022年中组部好课程”教师1人。获评“杨凌示范区岗位学雷锋标兵”“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称号、“广州市第六届义工之星”称号;入选陕西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2人,入库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智库”1人,入围陕西省女性社会组织公益联盟专家库成员3人;受邀参加成都市乡村振兴论坛并做发言与点评,为政社关系、社会组织定位等议题把诊问脉。
厉兵秣马,未来可期。社会工作学科负责人张红教授表示,将围绕提升培养层次、优化培养结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提升社会工作师资水平,力争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终审:常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