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多措并举加强社会学学科建设
近日,从全国社会学学科评议组传来喜讯,我校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2023年学位点专项核验,标志着社会学学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9年获批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来,人文学院积极向国家“双一流”标准看齐,书写了筑根基、强优势、显特色,全力推进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生动篇章。
使命担当 打造特色学科体系
5年来,社会学学科建设捷报频传:
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次获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社会学专业入选全国一流本科专业,“三农学堂”入选国家一流在线本科课程,首次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实践项目……
学院坚持“不求大而全,但做特而精”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的科学性,按照“扶强、助特、兼顾均衡”的原则,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统筹优化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学科布局的努力。融合科技史、公共管理等学科力量,全面加强社会学学科建设,形成农村社会学、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农业历史与社会变迁等3个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同时积极组织申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推动各学科融合发展。
“‘双一流’建设没有旁观者,都是参与者;不是建设一个学科,而是树立一个标杆,通过标杆的引领与整合,带动学院各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院长赵晓峰始终强调,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提升学院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建设学科“高峰”。
厚积薄发 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一流学科必须拥有一流科研。学院坚持“顶天”“立地”方针,以一流科研成果引领一流学科方向,协同攻坚,不断推动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围绕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以“揭榜挂帅”的形式,组建5个教学科研团队,推动着人才的聚集、力量的聚集,深化有组织科研。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资金重大项目等突破,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在《历史研究》《哲学研究》《教育研究》《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近300篇;新增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省部级科研平台;助推学校一般社会科学入选ESI前1%。
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等,持续加强调查研究,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采纳或领导人批示咨政报告30余篇,其中国家领导正面批示5篇;承担陕西省4个县脱贫退出第三方评估、4个县的巩固脱贫成果评估工作;以副组长单位身份,负责贵州、重庆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标广西脱贫攻坚成效第三方评估项目,单个项目经费创学院历史新高;学院扶贫工作、乡村振兴工作先后获得中央机构来函肯定。
深化改革 培养卓越社科人才
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强农兴农的光荣使命,将一流人才培养纳入社会学学科建设范畴,强化学科建设的育人功能。
倡导并践行“知农爱农、服务三农、精英担当”的价值引领,打造本科生“两经一专”和研究生“四个贯通”培养模式,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获评校级教学成果奖特,入选国家一流课程;组织大国村治、探寻社会治理中国奥秘等特色主题调研活动,荣获“互联网+”全国银奖等。对标生态文明学科使命,连续12年开展大美秦岭生态教育,连续3年开设九曲黄河生态文明大课,入选陕西特色线上课程,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持续推进学风建设,本科生升学率连续2年超过40%,学生工作连续4年荣获先进集体;被媒体誉为“探索农林类社科人才教育新路”。
人才培养呈现蓬勃生机的背后,源自学科以学生为本、质量为重的建设理念,源自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师者根本的责任,更源自于学院不断深化“人才权责下放试点”单位改革,为社会学学科建设快速推进打造“人才雁阵”的引领。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著名学者温铁军、徐勇等来校指导工作;聘请著名学者担任学术院长、讲座教授、客座教授;新增省级人才3人次,晋升三级教授2人;较短时间内推动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引导师资规模快速增长到90余人。
勇毅前行 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倡议发起成立西北社会学联盟,并承办首届西北社会学论坛;承办社会变迁研究会年会、经济社会学论坛、农业社会学论坛等学术研讨会。随着科研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会升,我校农村社会学研究特色,得到学界广泛认同与关注,被社会主流媒体誉为“打造基层治理研究的西北重镇”。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郑杭生老先生寄语学院师生建设农村社会学“关中学派”,到师生团队“发展一种更好地为人民的社会学”的自发实践与理论探索,再到以学科为依托,深化有组织科研,全院上下深化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紧扣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学科建设绩效考核要求,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
面对未来,党委书记朱宏斌表示,学院将以更大底气、更强实力、更坚定的信心,推动社会学学科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续写新的荣光。
终审:常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