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科研团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日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学院各团队首席专家积极组织团队骨干成员学习文件精神。各团队围绕乡村文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健全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数字治理与乡村振兴团队: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该文件共有六部分28项具体工作内容,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全文主题鲜明、脉络清晰,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团队进行学习后,有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千万工程”是方法路径。乡村振兴是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国家“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农业强国是目标,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此中央一号文件的“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提出了行之有效、可供参考的具体机制,也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方法路径。当然,这种方法路径是需要各地结合具体实际进行动态调整。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当天就文件精神进行解读时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千万工程”的方法路径是服务于整体性目标,着眼于广大农民最真实的需求,让农民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是政策执行中需要明确的,不能变成“造亮点”的表面文章,否则有违政策设计的初衷。
第二,粮食安全与乡村产业发展是首要前提。粮食足天下安。在全球形势多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粮食安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从实际调研研究来看,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性任务,各地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来保障粮食安全。在此,粮食安全还需要妥善处理好以下三对矛盾关系:一是粮食安全与工业发展的矛盾。一般来说,单位土地的工业生产产值远高于农业生产产值,因而各地都有较强的土地非农化冲动与考虑,因为工业发展的前提就是土地,没有相对规模连片的土地是难以发展规模化工业,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土地使用性质变更的问题,最终可能会影响到耕地红线。二是粮食生产与农业特色产业的矛盾。之前,地方政府总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因为传统粮食作物在面积有限之下农民增收效应并不明显,因而各地会转向发展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甚至朝着工业化发展,这很可能带来了土地非粮化问题。三是粮食生产与农业经营模式的矛盾。粮食生产归根到底需要人来生产,但中国东中西的生产经营主体有着较大的差别,大部分东部发达地区粮食生产已经是集中连片的种田大户,而中西部很多地区尚未具备充分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条件,这就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适合本地粮食生产的生产经营模式。总之,在确保粮食安全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更需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只有产业振兴才能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
第三,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是重要抓手。“千万工程”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值得学习与借鉴,其落脚点在于做好群众工作,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显得十分重要。乡村振兴需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这就需要尊重各地具体实际,从群众“急难愁盼”之事着手,比如人居环境整治可以极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自然也就容易获得民心。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一是乡村规划要多部门统筹,避免各自为政,乡村振兴要遵循乡村的具体实际,不能单纯依靠行政规划来推动合村并组,否则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二是人居环境整治可能需要匹配群众需求,逐步推进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避免急于求成的工作作风。三是乡村治理要探索“三治融合”,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群众的自治力量,合理回应群众的诉求,提升乡村治理效能,避免“政府在干群众在看”的情况。
总体来看,中央一号文件与时俱进、内涵丰富,既延续了长期思路,也关注了新近情况,比如文件明确提出,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这一方面体现了乡村地区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央自上而下对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的深刻关切。当然,还有平安乡村、农村改革创新、乡村人才队伍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思路与提法,这些方面都值得团队仔细学习,认真体会,以便更好地指导团队研究工作。
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创新团队: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党的二十大后发布的第2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继续发出重农强农信号,锚定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部署。这凸显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始终重农强农的战略考量。准确掌握文件精神,科学把握党中央对2024年“三农”工作部署,对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三农”领域的研究者和教育者,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创新团队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秉持“顶天、立地、国际化”的学术方针,围绕“一号文件”中所提到的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等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攻坚克难,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建设农业强国做出贡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明确了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对六个方面重点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其中在乡村治理方面,提出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争创先进、整顿后进机制;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平安乡村。作为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创新研究团队,我们将贯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加快推动乡村治理高质量研究,注重把乡村治理中的热门问题转化为高质量的学术议题,充分发挥团队研究在该领域的研究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责任和信心,也有义务和决心聚焦乡村治理领域持续发力,努力为打造基层治理研究的西北重镇而不懈努力,更好地为治国理政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未来农业法治研究团队: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农业强国建设为目标,以“千万工程”经验方法为指引,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总抓手,深刻把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确保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久久为功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乡村振兴需要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需要法治保驾护航。
健全的法律制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国家先后修订了农业法、种子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等重要法律,正在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法律。截止目前,我国涉农法律多达30余部,形成了农业农村基本法、农业经营主体法、农村土地法、农业资源保护和资源安全法等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涉农法律制度已经基本实现了较为充分的供给。但是面向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任务,涉农法律制度体系不强,立法质量还相对不足,因此编撰农业法典是新时代涉农法律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
严格的执法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不断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在维护种子质量、农资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执法基本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但是由于农村执法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现行农村执法不严和任性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农业执法更加规范化,需要多部门实现协同执法,不断建立健全有效的农业执法监督机制,让农业执法经得起合法性拷问。
诉源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环境。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和谐的外部环境。坚持自治、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是经过充分验证并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充分发挥自治、德治和法治结合的优势开展乡村治理,平安乡村、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政府不断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不断强化法治乡村建设,法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当前,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开展诉源治理,充分发挥“枫桥经验”的优势,把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良好的环境。要更好实现乡村诉源治理,需要在县区党委领导下,建立政府主导、司法参与、社会补充的诉源治理运行机制,需要不断强化乡村法律文化建设,健全多元解纷机制,把人民利益维护好,为农民富裕营造良好环境。
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历史与文化遗产团队:
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这也是党和国家自2018年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来,连续第6年不间断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亮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要求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庄、集市等末梢延伸,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二是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三是突出农民主体性地位,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近年来,学院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历史与文化遗产团队紧跟国家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步伐,一方面积极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村落卷》的编写,完成了西北5省区136个传统村落大百科全书条目的撰写工作,共计25万余字,为西北地区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奠定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主动发挥研究特长,助力地方政府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事业,指导府谷县海红果栽培系统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编写了《府谷县海红果栽培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与此同时,还积极组织师生开展黄河中上游地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共识别出具有潜在保护价值的传统农业系统282项,其中甘肃54项、内蒙古74项、青海38项、陕西94项、宁夏22项。
团队负责人杨乙丹教授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团队将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持续做出贡献:一是继续推进黄河中上游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识别与保护,将已识别出的具有潜在保护价值的传统农业系统分别报送给各省区政府,助力西北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助推西北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和发展软实力提升;二是积极争取各种支持,投身于西北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要素采集与挖掘整理工作,谋划建设专题数据库;三是深入探索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的衔接机制,凝练与阐释好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终审:常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