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文科导向,努力培养一流社科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顺应学校世界一流农业建设发展形势需求,人文学院坚持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从加强理论研究、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等方面,扎实推进新文科建设,全力培养一流社科人才。
加强理论研究,以学科发展引领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学院坚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人文社科融合升级,提升有组织科研水平,以高质量的新文科研究成果回报社会,引领学术型导向下的“精英化”人才培养工作。
近年来,学院取得获批中央领导批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级教改项目、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等突出成效;在《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Tourism Management》和《历史研究》《哲学研究》《教育研究》《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SSCI和CSSCI论文300余篇;承办社会变迁研究会年会等学术会议,发起成立西北社会学联盟,被社会主流媒体誉为“打造了基层治理研究的西北重镇”;学院专业教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多篇,农史团队参与制作的《探索·发现:咸阳姜家村汉墓》在央视播出,《书海有道:新文科建设与社科人才培养的西农叙事》发布会登上今日头条,“法治小院”被社会媒体誉为打造乡村法治供给的新样板,“四为”读书活动获得新华网等社会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兰州大学、河海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济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兄弟院系先后到访,学科建设成效得到兄弟院校积极关注与来访交流,更在媒体平台形成“发声”效应,积极提升了学科声誉。
“李培林、李友梅、张翼、温铁军、徐勇等学界“大咖”的来访讲学,刘少杰、贺雪峰、文军等“大家”成为学院客座教授,足不出校门就能直接沉浸在顶尖学术氛围中”,保送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刘慕齐同学毕业时的由衷感概中,透着在一流专业学科引领下成长成才的自信,表达着人文学子的共同体会。
优化课程体系,打牢人才培养的知识塔基
课程建设是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学院坚持以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为理念,不断构建具有人文特色的多元课程体系,打造一流人文社科课程群,提升学生交叉学科认知能力和爱农知农为农综合素养。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做好文科通识课程的整体规划,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的育人特色。开设“大美秦岭”、“九曲黄河”等生态文明大课,打造了农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样板;开设“三农学堂”等“大国三农”30多门典型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学习强国平台课程3门、长安讲堂课程2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中国智慧”,“农史专家讲节气”获得陕西新闻网、西部网等媒体推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文化普及课程。结合专业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成校级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余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
贯彻“写好书才能教好书”的理念,积极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融入教材建设,推进新文科教材建设。重点支持编写特色优势专业教材,出版省部级规划教材2部,入选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奖1部;强化学术著作编写,教师主编的学术著作先后入选国家“丝路书香工程”著作、“新时代中国县域脱贫攻坚案例研究丛书”等。
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流社科人才培养新路径
基于人才培养的内生性需求,不断完善新文科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学院不断深入探索本硕博一贯制培养,着力健全优化科研实践和创新实践体系,提升新文科人才的培养能力。
坚持“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的基本理念,以“无限热爱学生,无限热爱科研”的激情,投入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指导读书会建设,开展有组织读书,扎实推进经典阅读、经验训练、专题研究的实践经历,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经验—理论比较与重构—经验”或“经验—理论提炼与创新—经验”循环研究进路,推动学生实现理论贯通、经验贯通和表达贯通。以此为基础,形成“两经一专”培养模式,获批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教学改革项目、陕西省十四五教学科学规划课题10余项教学改革项目。
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等,持续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采纳或领导人批示咨政报告30余篇,其中中央领导、国家领导正面批示7篇;承担陕西省4个县脱贫退出第三方评估、4个县的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以副组长单位身份,负责贵州、重庆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学院扶贫工作、乡村振兴工作先后获得中央机构来函肯定。“发展一种更好为人民的社会科学”,成为师生践行的基本理念。“探寻社会治理的“中国奥秘”,获得新华网等媒体广泛关注,赴湖南常德调研“草坪模式”获得强国号关注,师生寒假“返乡观察”文章在网络媒体平台持续爆火。扎实的实践教学带来了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的丰硕成果,荣获“互联网+”全国银奖1项,系学校合并组建以来第二次摘获这一荣誉,获得挑战杯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陕西省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5项,在深化产教融合特色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导向,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不断建立常态化长周期性的评价制度,加强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评价与结果反馈,健全在学质量与毕业质量相结合的学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体系。学院连续4年荣获“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连续2年升学率超过40%。支农爱农为农成为了毕业学子的自觉行动,涌现了抗疫期间逆行1700多公里参加社工服务的曾繁诗,扎根江西赣州基层山区获媒体广泛关注毕业生黄文骄,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赵璐等优秀学子代表。
终审:常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