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光 ——记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李济帆
李济帆,女,汉族,1999年7月出生,共青团员,bwin必赢社会学专业2017级学生。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获得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 Honorable Mention、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等奖项、首届西部“双一流”高校科学家精神征文大赛优秀奖;并参与了包括“赴陕西合阳义务支教调研服务队”15天支教、华中师范大学的“百村观察”调研等活动。
大学是一段独特而珍贵的旅程,即使路途并非繁花锦簇,甚至需要踽踽独行,但充实地、用心地走过,确有另外风景。
耽于终
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学期间为自己设定一个“终”是必要的,“终”便是四年间希望达成的结果,它可以是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是名校的offer。
进入大学伊始,我便把保研去往理想的学校作为目标,这既是大学阶段的大目标,亦是生涯规划中的小目标。
目标的确立使得学习生活更为高效,从搜集信息到进行科创、参与比赛,都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更进了一步。
于我而言,对于学术的向往以及目标都是我的内在动力,非人云亦云,非无所事事。细数四年来所见闻的人与事,方才更加觉得目标的珍贵,耽于终方能获于行。
获于行
过度的目的导向必然会导致偏差。然而,在参加比赛和科创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让我与学术的距离更近了:从走访村庙到进行访谈,从项目设计到报告撰写···在到达终点的过程中,我真正有所收获。
尤其是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时,人文社科的视野使我更有目的地发挥自身的特长,尝试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解释人类文化现象,并在对世界环境难民的人权保护问题上,我尝试将其与社会政策相结合,从而提出可及的、行之有效的建议。这一经历更加提醒我不囿于学科范围,从哲学层面对知识进行探索。
成为光
在歌曲《Light》中有我极为喜欢的一段歌词:“这样 我们成为一颗发光的星球 终于能够为自己 照耀一个梦 当我 回过头看看我 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 那光就是我”。在我看来,无论是我最终去往了中国人民大学,还是我获得了诸多成绩,均是自身努力的回报。
做自己的光,要对自身有了解,有认识,清楚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而不是人生邈邈恍若置身黑暗之中,杳无方向。目标、知识、愿望和思想都能够成为照亮前路的“灯”。
做自己的光,要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诚如前文所言,或许这是一条踽踽独行之路,没有旁人的陪伴或是督促,一个人走下去也是自身的朝圣。玄奘西行作《大唐西域记》,人生的旅途,自有坚持、毅力、自律等瑰宝,铭刻于心。
做自己的光,要适时驻足亦不忘初心。人非圣贤,做好眼前事,时时反思,方能进步;人亦非钢铁,适时驻足,方能览得一路风景以及身旁之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劳逸结合,收获颇丰。
[获奖学生座右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