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振兴之道,在齐心明德,众志成城,方得始终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对于农村来说,一桩桩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当他们汇聚成为奔流,涌向四方,那便是一首名为乡村振兴的宏伟诗篇。人文学院赴高陵何村国情考察团对何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访。
首先是与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访谈,由于是周末,加上刚开完会,会议室中稍微有些凌乱。考察团采用结构式访谈+随机提问的方式,就何村在建国前后,以及改革开放前后的发展史以及党支部的变迁为主题,与潘书记进行了详实恳切的访谈。
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躯,精干中略带疲惫的神情,这是考察团对潘书记的第一印象。访谈中,潘书记与考察团箱子讲述了何村的发展史。解放前的何村尚不为人知,十里八乡最有名的,就是这片土地上有着为数不少的基督教信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一件事却是为村民们所公认的——跟着共产党,有饭吃,有好日子过,比信那些虚无缥缈的神仙要好太多。改革开放前后,村中仍有一定数量的信徒,但随着时间推移,至今为止,村中的宗教信仰已经所剩无几。目前,村中党员150余人,还在积极发展党组织中。
潘书记对何村的发展如数家珍。改革开放后,彼时的何村还是贫困村,道路泥泞不通,2米宽的土路,一旦下雨就无法通行。这是当年村中的头等大事之一。其次,村中的农耕也相当落后,村民也没什么积极性。所幸村中有不少当年山东逃荒至此的农民,经过层层关系,何村找到了一个去山东学习先进耕作技术的机会。老党员李来寿卖了家中的两只羊,凑够了四个人的路费,他们去山东学习了十五天就匆匆返回,开始进行大棚种植的的实验。
第一次,李来寿召集了7户人家进行试验,结果不出意料的失败了,损失了许多资金,几乎是伤筋动骨。大家一下子陷入了低谷,但在诸位老党员和史老书记的支持下,大家还是聚在一起总结经验,反思问题。经过不懈坚持,终于在世纪初,实现了三代大棚的初次成功。之后,何村民众们越战越勇,至今已经实现了五代大棚成熟化。所产的高质量蔬菜大量供应省内外,还出口外销,每年的收获季都是供不应求,几小时之内抢购一空。
这是何村的致富道路,也是何村人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
如今的何村,家家有新房,家家有棚,去年的年均收入达2.5万余元,在农业村中算是鹤立鸡群。通过引进智能调控与数字化监控的先进技术,何村居民在农业生产上已经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智慧农业的领先思维为何村带来了持续增长的收入,以及声名远扬的“大棚第一村”。
尽管如此,何村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上还是有着不少瓶颈。譬如,农业本身的限制。潘书记在访谈中不止一次提出,农业是基础产业,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相当有限的。年轻人不愿从事,老年人能力不足,这一方面限制了何村的农业产能,一方面也限制了何村的出路。如何将何村的产业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面向未来的农业基地,是摆在新班子面前的难题。
目前,何村设想的破局方案是,【三产带动一产,一产增值发展】。大概来讲,就是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流通,同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及多途径盈利(如发展采摘旅游,节省人力之余还可以拓宽销售路径),一方面契合旅客的实际需要,一方面为农产品增值打开新的空间。在这之上,村委班子还期望在将来,能够打造成全域全方位的宜居村,旅游村。以三产逐渐代替一产的支柱地位,从而空出手来升级一产,实现高质量突破。可以说,生态宜居是何村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访谈之外,考察团成员也就自己的疑问向潘书记请教。问题从党史到村史,从经济发展到疫情管控,包罗万象又紧扣现实。潘书记对考察团成员的问题也是尽其所能的回答。从每一件小事,考察团都能看出,何村在发展上的全面性,普惠性,专业性。当考察团参观大棚时,工作人员可以如数家珍地指出每一个大棚的情况以及生产问题,这绝非一个整日坐在办公室的干部能够达到的。
新的班子,凝聚着何村未来发展的期望,而何村未来能够走到哪一步,也有赖于领导班子的态度。潘书记向考察团表明了他振兴家乡的信心,使考察团深受感触。作为农科大学的学生,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追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