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关中袁家村 探寻产业发展奥秘
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发展,7月16日—18日,人文学院赴袁家村调研队前往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当地三产融合发展状况,探索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实践团队在村长办公室中走访村两委工作人员,聆听创业故事,了解袁家村发展历史;同时访谈当地村民、雇工,深入了解当地“小吃街”“作坊街”的具体经营状况,近距离感受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样貌。
挖掘资源 以旅兴农
7月16日上午,调研团队走进礼泉县袁家村,兴旺繁荣的美丽乡村画卷于成员眼前铺展。
跟随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足迹,成员们参观村史馆,漫步于富有关中风情的民俗村落。工作人员向成员全面深入地介绍了袁家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让成员们迅速熟悉了这个虽不大但十分热闹的旅游示范村。
据悉,袁家村是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村起家。从1970年到1978年,乡村通过初步集体化,实现了温饱问题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袁家村参与村办企业的大潮,先后兴办了砖瓦窑,水泥预制厂等村集体企业,实现了财富的基本积累。2000年后,袁家村多数企业因高污染排放被要求淘汰关闭。于2007年,袁家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核心概念打造旅游品牌,以展现关中风情为主,逐步建立起农家乐、小吃街、作坊街,同时打出“农民捍卫食品安全”的口号,以第三产业为引领逐步拓展第二、第一产业规模,构建起从“农业—工业—服务业”到“服务业—工业—农业”的产业融合闭环链条,有效带动了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两班一套 双向通达
在袁家村的村头,矗立着一尊毛主席的石像,往里走便是袁家村村两委的办公地点。令团队惊讶的是,袁家村村委会办公室有两扇门,一扇对着村民的居住街道,另一扇则对着游客中心的入口。
“我们袁家村的建制向来是‘两套班子,一套人马’,村委会的双向设计就是为了村委成员随时服务村内村民与村外游客。”村委成员袁雷向观察队这样介绍:“袁家村村委的宗旨就是服务群众,虽然这样工作很累,但是袁家村的发展让我觉得累是值得的。”村委告诉我们,虽不是自吹自擂,但这样双向通达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袁家村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学管理 一体进步
通过村委会委员的介绍以及对村民的访谈,调研队逐渐了解了袁家村独到的管理模式。袁家村妥善的利益分配机制、优待的招商引资条件、完善的监管交流平台,是袁家村得以组织全村人民以及外村资本共同建设发展的重要原因。
袁家村周围游乐园的组织人员向调研队员阐述到,尽管疫情影响下周围业态尚未实现盈利,袁家村宽容的招商模式也保证了娱乐设施不会面临严苛的经济风险。同时,在调研队逐户访谈的“小吃街”,商户也一致表示对袁家村分红模式的认同。调研队在酒吧街了解到,袁家村为了防止游客酒后闹事,布置了从店员到村委会的多重监管;而针对小吃街的监督,袁家村则在各个街道选出“街长”,每日负责从卫生到经营的方方面面。
村委会工作人员袁雷告诉调研队,袁家村未来的发展目标分为“进城”与“出省”两个板块。目前已在西安咸阳等城市建立了相应的城市体验店,也在全国多地建设了 “新袁家村”。同时,袁家村建设起“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总结实践经验,为全国乡村振兴事业奉献袁家村力量。
在袁家村的实地调研过程中,队员们真正地深入村庄,深入村民生活,见证了传统村落在乡村产业支持下焕发出的生机活力,与特色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持久生命力,“乡村一片广阔的沃土,袁家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值得被更多的村庄吸纳学习,相信在广大农林院校学子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将有更多的村庄开启崭新的篇章,绽放独特的光彩!”一位队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