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合阳文化扬青春使命,深入乡村谱振兴华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乡村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工程”。为深入了解合阳县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情况,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合阳县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行为调查团于8月1日至6日前往渭南市合阳县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实地调研。
访非遗传承人,品非遗文化魅力
第一站调研队前往同家庄镇西同鞮村进行走访调查,团队成员采访了花馍手艺人赵会娃女士和剪纸手艺人李学桂女士,经过深入访谈,队员们了解到目前合阳民俗文化蓬勃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由社会团体成立的民间艺术交流协会的协助下,合阳县有了更多平台去展示与交流。对于目前合阳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两位知名手艺人纷纷表示希望当地政府部门能多重视与支持民间文化发展,出台相关政策与投入相应资金,让文化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于非遗传承活动中去。
与此同时,在团队走访调研期间,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馍就已经登上了热搜,被采访者表示,回想起小时候人们礼尚往来都会送花馍,简单而朴素,用手艺代表心意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福。随着时代的发展,花馍被时代赋予了艺术气息,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更使精神得到洗礼,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这对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让大家认重新识到更多的非遗文化。
参观县委旧址,深悟红色文化
第二站调研队到达百良镇东宫城参观了合阳县委旧址,队员们在王栓志同志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中共合阳县委成立暨第一次会议旧址、展陈馆、理想信念教育室、东宫城村史馆,并在参观后与百良镇组织委员王凯进行学习座谈会,通过这次参观学习队员们深刻了解了合阳红色革命圣地背后的故事与精神,增进了团队成员们对革命精神的了解,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同时队员们认识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新一代青年人要不忘历史,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学习好专业知识,提高政治觉悟,为投身于基层到农村中去为人民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走进灵泉古村落,寻访古村印记
第三站调研队赴坊镇灵泉村进行走访调研,灵泉村村支书热情地接待了调研团,并为团队成员们介绍了灵泉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文化建设情况。灵泉村作为国家第二批传统村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灵泉村的古建筑整体上以清代修建的四合院为主,大门两侧雕刻的家训彰显了灵泉村人重伦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灵泉村现阶段对于古建筑群村落仍处于保护阶段,存在“文化+旅游”等新模式新业态相对单一、文旅企业数量及质量不高、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群众和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等短板,这需要在今后的发展继续完善文化旅游全方位融合规划、加强专门文化人才培养、加强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措施。
调研洽川镇文化,建言献策助发展
第四站调研队赴洽川镇莘野村、莘里村对洽川文化发展展开调研,通过与莘野村赵小涛组织委员的访谈,队员们了解到洽川丰富的文化底蕴,既有黄河文化、关中文化、诗经文化和古莘文化,也有处女泉、夏阳瀵、天柱山、帝喾陵、夏阳古渡、曹全碑等名胜古迹,目前洽川镇也正深刻挖掘洽川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文化支撑作为发展旅游的灵魂,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名镇”。队员们通过对村民走访调研发现,合阳县在依托洽川镇丰富的文化打造“伊尹故里,诗经合阳”文化名片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仍然有局限,主要还是以处女泉和水寨古城景区为主,镇上如四圣母庙、天柱山等其他特色景点知名度远远不如前二者,村上乃至镇上专业的文化工作者依然十分紧缺,目前莘野村仅有一位负责文化发展的退休老干部。
最后,调研队赴合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合阳县文化馆对合阳公共文化建设、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文化相关方面宣传工作进行调研,在与文旅局相关干部的深入交流中,调研队了解到当前合阳县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较低、文化服务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地方特色文艺精品较少、缺少非遗培训活动和非遗地方性产品等问题。同时,调研队成员就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建立特色文化工坊、延长产业链条为当地创收、加强文化人才引进与队伍建设、加大对非遗保护与发展的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相关意见。
实践已经结束,但是探索实践的脚步仍未停止,乡村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需要解决,队员们结合在合阳县这几日的实地采访调研,对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针对性意见,“文化振兴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以适当将非遗文化融入学生们的课程中,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此外调研队也将对在各个村庄收集到的问卷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分析,为合阳县今后的文化建设贡献西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