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何村经验,推进数字治理
数字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一环。数字乡村治理的成效关乎着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乎着社会整体的繁荣与进步,关乎着国计民生的兴旺与发达。伴随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数字化嵌入乡村社会,可以真正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技术红利。
作为陕西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近年来高陵区围绕数字乡村建设采取了诸多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有着“中国大棚第一村”之称的何村走在高陵区数字乡村建设的前列,对周围村落形成了一定的示范带动效应。人文学院赴高陵推进数字乡村治理调研团(以下简称调研团)在了解到高陵区数字乡村建设成果后,在指导老师胡卫卫的带领下于7月20日到达高陵区,找寻乡村治理智慧,助力乡村振兴推进。
调研团成员于7月22日与高陵区何村村委会潘克红书记进行了长时间的座谈。座谈期间,潘书记向调研团生动讲述了何村数字乡村治理的实践经过,从村居环境、产业发展、数字治理等几个方面生动地讲述了何村从破旧的小农村到中国大棚第一村的蝶变之路。破旧房变身小洋楼;设立网站发展农产品电商服务;垃圾处理让村庄转型生态宜居;从烧柴火到天然气;社区居民享受两公里公共服务…这是何村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村居环境方面,运用“互联网+垃圾分类”新理念,引入新的智慧垃圾分类系统,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两网融合技术,科学有效地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的信息化监管,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在产业发展方面,何村目前已建成温室日光大棚三千多栋,实现了家家盖大棚。与此同时,何村村委会还设立了官方网站,发展农产品电商服务业,提高农产品种植质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依托现有产业,利用区位优势,何村大力发展蔬菜采摘、农业活动体验等,努力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休闲农业发展的示范点。
座谈会结束后,调研团在何村社区进行问卷发放与调研考查,向村民了解村庄的发展状况与治理情况。调研团积极了解何村推行数字乡村治理期间,村庄推行的各项措施和村民眼中村庄的变化。问卷发放过程中,村民告诉调研团成员,以前住的老房子是砖土结构,冬天冷夏天热,雨雪天蹭到墙上全是泥,但是,政府建设的新社区让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门前有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每家门前还有个小花园,这样的条件城里人看了都说羡慕;村子还为村民建设了高标准、高强度、高自动化的新型蔬菜大棚,还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为村民开展培训,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扩充种植了高效益的农产品品种,努力为村民增收。除此之外,潘书记还带领调研团参观了何村村史馆,了解何村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调研团一边听着潘书记讲述村子发展遇到的困难与情况,一边对村内现在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在调研过程中,何村防疫检查点的一位老干部令团队印象深刻,他向团队讲述了之前村子治理困难重重,自从数字治理模式推行后,村民解决问题方便了,村内矛盾减少了,村里人也更加团结了,正是有了数字治理模式,村干部能够真正及时有效对接村民的需求,村民也不用为了办理业务到处跑了。
走进乡村,调研团看到的是乡村的万象更新与欣欣向荣;与村干部交流,调研团了解到的是村庄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与向上的发展态势;和村民谈心,调研团感受到的是对党领导的认同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高陵区的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顺利高效推进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高陵区的自主探索,更离不开高陵人民的密切配合。调研团通过本次深入乡村的实践,不仅深入了解高陵区数字乡村治理之道,更看到了国家的领导、地方的实践、人民的支持,整个国家勠力同心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们做出的殷切期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调研团也切实感受到基层干部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为乡村的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高贵品质,同时也坚定了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西农学子之力的理想目标,相信何村将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昂首阔步继续走出高陵独特风采,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编辑:李春雨
终审:侯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