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优雅绽放 ——记人文08学子刘惠桥西部计划志愿服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志愿者,是无私奉献的代名词。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为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一员的人文学院公管082班刘惠桥,在澄城县赵庄初级中学支教一年。一年的时光,她体验了艰难、成长、快乐、感动、爱和责任。一年的时光,她心存感恩,情系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野蛮生长、优雅绽放”。
——题记
2012年9月,像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刘惠桥也在为自己毕业后的出路奔波着。在众多的选择中,她也有过犹豫和彷徨。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迷茫的目光瞬间被点亮。“我的家乡在宁夏,教育资源的贫乏让我从小就萌生了当老师的想法。”机遇的火花点燃了刘惠桥心中酝酿已久的激情,然而这份激情瞬间被朋友的一句善意的提醒浇熄一半:“你爸妈能同意吗?”
虽然刘惠桥从小就是个独立坚强不用别人操心的“小大人”,但是身为家里最小的女儿,父母难免牵挂和担心,严厉的父亲更是少不了掌舵女儿的大事。忐忑的刘惠桥拨通家里的电话,“你要是觉得自己能吃苦,能坚持下来,我们不反对。”父亲的话给了刘惠桥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她积极准备选拔面试和笔试,最终如愿成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之一。
一切并不像想象中的简单
“在西部志愿者起征仪式上,第一次听到‘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一句话,当时觉得它伟大而神圣,同时也为自己肩负这样的重任倍感自豪。”然而,初出茅庐的她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刘惠桥自己心里也在打鼓。没有教学经验,仅仅在杨凌高新中学进行过为期四周的教学实习 ,但是,“什么事都有个学习的过程嘛,锻炼自己本来也是我的目的之一”,乐观开朗的刘惠桥带上她的激情与热诚,踏上了支教之路。
虽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现实的困难远比她想象的多。初入赵庄,语言不通是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因为这样,刘惠桥笑言在学校大会和授课中闹了不少笑话。“出洋相”还是其次,她最担心的还是语言障碍会阻碍她和当地师生的沟通。为了更好更快地融入他们,刘惠桥常常在下课、放学之后“缠着”学生聊天,“听得多了,当地的方言也渐渐都能理解了。”
没有经验,就用耐心和责任感去弥补
这一年里,刘惠桥先是从事了5个月的初一教学,接着完成了4个月的初三教学。没有教学经验的大学生成了担纲毕业班重任的优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刘惠桥深深体会到其中的角色转变带来的工作压力和责任的转变,而这一切,让她成长!
“从七年级班主任、语文老师到中考毕业班政治历史老师转变中,告别了初一的朝五晚九、一周的30节课,迎来了初三的一周三考、三阅、三讲,其中因为教学的工作懊恼过、烦闷过,但始终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深夜的阅卷和备课,换回了孩子们可喜的成绩和进步,换回了一张张教学一等奖的荣誉,更是换回了我对‘志愿者’这个称号许下的诺言”。
通过调查,刘惠桥注意到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住校,还有很多留守儿童。本科学习过社会学知识的她,充分将相关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她注重对孩子们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每次考试前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谈话、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考试结束后,奖励成绩优异和进步大的孩子,奖品包括衣服、鞋子、辅导书、学习用品等;开导、鼓励成绩有待提高的孩子,让他们自己领悟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找到学习的动力。教学之余,她常常以知心姐姐的角色和学生交流、谈心。从谈话中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在得知部分孩子父母离异的情况后,开导他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学校宿舍没有暖气,住宿学生冬天感冒严重,细心的她常常备好药品,及时给生病同学送去暖暖的关怀。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老师”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老师,但这并非完全是坏事。”正因为她的“不专业”,决定了她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成绩。虽然她的教师生涯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虽然孩子们面对的是忙碌的应试课程,她还是希望能给孩子们留下一些终生受益的东西。这一年,刘惠桥每天利用发蛋奶的时间,坚持给孩子们讲《国学·弟子规》,希望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心怀善念和感恩。“不管影响力如何,我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至少这是对孩子有益的”,刘惠桥如是说。
讲台上,她是个严肃认真的老师,讲台下她也是个爱笑爱玩的“孩子”。寒冷的冬天,她领着孩子度过了难忘的圣诞、元旦节。“孩子们说,他们不知道圣诞节是什么,也从来没有过过元旦,当时觉得挺心酸”,于是,她用自己积攒下来的部分生活费,买了许多装饰品和礼品,利用周末时间偷偷布置了简陋的教室。“当看见孩子们走进教室时惊喜的表情、天真无邪的笑容时,瞬间觉得这个冬天也很窝心,很温暖!”
除此以外,烛光映衬下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也让刘惠桥的心中满是感动,也更加坚定地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乡下学校经常停电,晚上点蜡烛上课是常有的现象。烛光里,孩子的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对山外世界的向往。他们是我心中最闪亮、最可爱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难忘这一年的野蛮生长
生活能力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提高是理所当然的变化,而那些莫名的感动、深厚的情谊却是这一年支教经历送给刘惠桥的一份大礼。2013年7月,初三的孩子们踏进了中考考场,研究生支教团也踏上了归程。离别之际学校组织了家长会,刘惠桥从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交谈中,感受到了深深的不舍。“我给每位孩子都写了一张明信片,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孝顺父母。这一年太多的酸甜苦辣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它是我们所有支教者前进的动力!”
四个月过去了,刘惠桥对支教的时光仍然念念不忘。“这一年充实的支教生活,是我青春年华里最灿烂的回忆。怯懦的时候,有团委老师的支持、团县委领导的照顾;失意的时候,有同行战友的鼓励、陪伴;困惑的时候,有学校老师的帮助;而孤独的时候,就有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相陪。这一年,过得一点儿也不辛苦,却真正让我成长、让我难忘。”
后记:西农的校园还是原来的样子,而支教归来的她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曾经的她,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现在的她更加充实稳重、睿智内敛。正是因为她的敢想、敢做、敢闯,正是因为母校四年教给她的野蛮成长,她那如藤蔓般坚韧的意志支撑着她不懈地向着阳光,疯狂地生长,最终,才让所有经过打磨积淀的美丽,优雅绽放。
我院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者--08学子刘惠桥
整装待发
全身心投入
乐观面对艰苦的条件
我们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