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关注若干问题
2019年版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集中反思、共识达成和教学重塑。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仍然突出:在高校基本功能上,教育教学弱于科学研究;在教育价值导向上,价值属性弱于工具属性;在核心素质培养上,创新创造弱于知识技能;在耦合科技革命上,传统优势弱于未来趋势。谋划人才培养方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确立科学客观、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构建能力导向、广博专精的知识结构,形成逻辑清晰、结构得当的课程体系,突出创新创造、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严把质量保证、底线思维的毕业标准。
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本科高校开始集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新版培养方案于2019年秋学期实施。这次大规模修订有3个决定性的推动力量:一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要求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贯彻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迎来重新恢复教育教学基础性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大机遇期。三是全面执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各专业类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修订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需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现有的人才培养如何评价,二是未来的人才培养应具有什么样的方略。
一、 关于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基本判断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专门化、精英化步入多样化、普及化阶段,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高。但是,人才培养在“应然”和“实然”两个方面上问题仍然突出。
1. 在高校基本功能上,教育教学弱于科学研究。
提供本科教育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功能特点。然而,平衡科研与教学的权重,是现代大学面临的共性难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高校基本功能由单一的“教育教学”向“科学研究”展拓,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与此同时,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地位持续下降。主要表现是,高校工作由人才培养“一个中心”演化成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两个中心”,人才培养沦为“几何”中心,而学科建设上升为“质量”中心。教学好坏差别不大,科研好坏天上地下。在高教界甚至一些官方话语体系里,现代高校的首要功能也由“教育教学”的概念变换为“人才培养”的概念。高校五大功能侧重不同,但指向都是人才培养。将高校首位功能界定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对外交流”其他功能并列,不是强化而是削弱了人才培养工作,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高校基本功能的摆位问题不解决,高校资源配置体系不改变,教育教学滞后于科学研究的状况就不会改变。
2. 在教育价值导向上,价值属性弱于工具属性。
高等教育的价值观正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再向价值本位的艰难转变。长期以来,我们有重视教育工具属性而忽视教育价值属性的传统。无论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强调的还是知识本位,忽视了能力、思维、情感和态度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起,高等教育首先由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然而,虽然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已成为高校的共识,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仍然艰难而漫长。与此同时,高校和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人格完善、自强自立、劳动光荣、遵纪守法比学科知识和技术技能更重要。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滞后,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而且会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3. 在人才核心素质上,创新创造弱于知识技能。
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是大规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适应以富士康生产线为代表的“工业2.0”时代以及“模仿和改进”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推动全球价值链上中低端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我们培养的本科生如果仅仅满足“整齐划一、协调配合”的要求,而不能参与工作设计、岗位确定、标准制定、团队组织、流程管理、作业控制,是远远不够的。
4. 在耦合科技革命上,传统优势弱于未来趋势。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大学存在价值。美国发布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分析了未来30年20项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发展趋势,这些新兴科技将改变人类行为、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带来人类社会范式的彻底革命。现在,大量网络课程公司正在涌现,一家课程公司可以完胜大学的一门课程,大家对此已经没有疑问,那么,1000家课程公司可否打败大学?未来大学存在的价值在哪里?
二是企业技能需求变化挑战大学人才培养。2017年澳洲青年基金会(FYA)发布《新基础:大数据显示年轻人就业新常态所需技能》指出,3年时间里企业技能需求变化为:在其他技能方面,金融素养提高7%;在相互作用技能方面,沟通技巧提高12%,关系构建提高15%,团队工作提高19%,表达技能提高25%;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解决问题提高26%,创造能力提高65%,审辩思维提高158%;在数字技能方面,数字素养提高212%。对应届毕业生或者从业资历浅的年轻人而言,企业对其就业技能的要求呈上升趋势,并且未来很可能将持续增长。这对高校提出了改革人才观点、创新教育理念、重塑育人过程的新要求。
二、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认识
办好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必须从高校的使命与愿景、育人目标、育人流程、教育策略、支持系统等5个方面重塑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既是本科教育的“宪法”,也是教学环节组织实施和评价的依据,还是重塑教学的前提。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主要采取了“打补丁”的方式,或者是在保持原有理念和课程框架前提下有针对性的修补,或者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增加一些新成分甚至新标签,没有触及人才培养的根本性问题。
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要从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加以推进。学校层面的重点是:确定培养理念、培养定位、培养框架,核心是培养理念。专业层面的重点是:确定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平台构建,核心是培养方案。课程层面的重点是:确定主讲教师、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核心是教学模式。
1. 确立科学客观、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最初起点和终极归旨。培养方案的要素构成是培养目标、质量标准、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制订大致有3个步骤:①根据办学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类型定位,确定培养目标,即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和层次;②确定培养要求和质量标准;③确定专业内涵、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式,形成课程体系。现实中不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学科知识结构、职业岗位需求确定,与培养要求、知识结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相脱节。
修订培养方案,一是要科学客观地确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和培养质量。要邀请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直接参与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计划的制定过程。不同学校的专业,以及同一学校不同发展水平的专业,应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差别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建立毕业能力、素质要求与课程教学要求之间的矩阵式对应关系。坚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的格式,明确每一个专业不少于12条毕业能力与素质要求。明确毕业能力、素质要求与课程的映射关系结构,表明各课程及其教学内容与毕业能力、素质要求的直接关联,让培养方案文本的直接受众(教师和学生)理解“为什么教”“为什么学”。
2. 构建能力导向、广博专精的知识结构。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只有形成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才能称其为专门人才培养。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走向整合,未来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结构是“T”或者“π”形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即在广博基础上的专精。目前,传统知识导向的课程观占主导地位。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主要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存在严重的学科化倾向,与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脱节。这种课程观造成教学绩效取决于知识传递和掌握的数量,形成大学课堂即知识课堂的现象,教学成为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教师离开“讲”就不知道如何“教”,学生离开“听”就不知道如何“学”。
修订培养方案,必须确立能力导向的课程观。
一是把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生活准备”和“职业训练”间寻求大学教育的平衡点。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全面人格养成,关注学生理性、道德、审美、精神、灵性、品质提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提出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七大基础学科,这构成通识教育的基础部分。进入21世纪,高校通识教育受到广泛重视,但是,通识教育或素质教育的新瓶装人文素质选修课老酒的现象比较普遍。通识课程体系的规划与构建,要坚持“全人”教育理念,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欧洲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和美国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有益成分。要重视人文经典教育,特别是大学生对经典原著的研读。建议将通识教育的学分比例掌握在总学分的40%左右。
二是把握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在培养专才和培养通才之间寻求大学教育的平衡点。专业对口就业率和职业对口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可以适当提高其专业知识比例;反之,则提高其基础知识比例。三是把握主修与辅修的关系。在培养“一专”和培养“多能”之间寻求大学教育的平衡点。重视学科交叉与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扩大辅修专业范围,规定跨学科选修的学分。
3. 形成逻辑清晰、结构得当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结构模式主要由“实质构成”和“形式构成”组成,前者指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后者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其比例关系构成课程体系的主要框架。传统课程配置主要从“需要”出发,先确定专业课,然后沿逻辑线路依次确定专业基础课、大类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存在重专业轻基础、重必修轻选修、重课内轻课外的课程结构失衡现象。
修订培养方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组和凝练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一是把握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加强横向联系,跨学科、跨专业建立基础课程平台;加强纵向贯通,在不同层级课程间培育课程树。
二是把握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加强对选修课程的梳理整合,形成课程模块,防止知识零碎化。在保证学生具备完整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尽量增大选修课比例。特别要推进新兴科技课程的研发和进入选修课程体系。不同层次的教育存在显著差异,基础教育属于知识体系成熟的传承教育,职业教育属于知识体系嵌入产业的伴生教育,高等教育属于知识体系不成熟的创新教育。我国高校课程成熟度、稳定性高,前瞻性、综合性不够。最新学术成就反馈到课程、反哺到教学的很少,不适应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趋势。建议将选修课的学分比例掌握在30%左右。
三是把握课内课与课外课的关系。压缩课内学时,将大课和多学时课进行拆分,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经验,将教学内容在时间、空间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四是把握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关系。布卢姆(Bloom)指出,在品质、习惯、态度等方面,隐性课程能够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其教学效果比显性课程更持久。要加强教学和学术规范、诚信体系等规则建设,推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互动互补。
4. 突出创新创造、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创新三要素为,知识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严重失调、相互脱节。实践教学常常成为照猫画虎,教学实验课成了看实验、讲实验,学生做实验成了做习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缺失。
修订培养方案,要实现理论实践课程一体化。
一是树立实践教育的理念。实践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实践教学指教学环节或过程。本科实践教学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依附于理论教学,注重“学中做”;第二层次独立于理论教学,强调“做中学”;第三层次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注重“做中思”。要压缩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做中思、在思中做;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实践导向学习的课程或项目,让学生做到“做中学”。
二是建立科学完整、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课程内容的相互联系,使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程训练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活动诸环节融为一体。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选题来自社会实践真实需求,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
三是大幅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目前本科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实践教学薄弱,实践教学的突出问题是学分比例偏低,理工类普遍不到20%,文科类普遍不到15%,建议分别提高到30%和20%以上。这是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
5. 严把质量保证、底线思维的毕业标准。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面临质量被普遍质疑和“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诟病。教育具备人才培养与筛选的双重功能。目前美国一流大学的辍学率用“六年保留率”替代,一般在92%~94%之间,这意味着延长学业之后,仍然有8%左右的学生无法完成学业;而我国施行的是严进宽出的政策,本科高校4年制学生按期获得学位率在90%以上,不少高校高达99%。
修订培养方案,要提升本科教育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提高学生淘汰率。
一是合理确定学分和学时总量。本科教育的质量底线是学生要达到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专业训练。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高校的学分多、单位学分的课时多。修业期限4年的学士学位,国外和境外高校毕业应修学分在120~130个之间,每学分为13学时左右;我国高校毕业应修学分在150~180个之间,每学分为16~18学时。要适当减少学分,基本学制为4年的本科专业学分基准可以掌握在160个左右,其中包括中国特色课程40个学分(“两课”、英语、体育、国防教育等)。文科类专业适当减少,理工类专业适当增加,医学类专业自主确定;生源质量较高的专业可以适当减少,反之则增大。要适当减少学时,逐步实现核心课程或学位课程大学分要求,避免课程碎片化。目前文科类专业“水课”比重较大,减少学分和学时后,要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要求。
二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建立课程地图,明确课程之间的逻辑和先修后继关系。全面取消毕业前“清考”制度。高水平高校取消补考制,实行重修重考制。增加作业、综述、讨论、小测试等过程化考核权重,减少一次性考核权重;增加实践教学考核权重,减少理论教学考核权重。三是建立学业预警制度。可以将预警线确定为累计20个不及格学分,在教务部门取消预警前,受到警告的学生只能重修不及格课程,不能修读新课程。这样可以保持学业压力,改善学习风气,调整学生按期毕业的预期。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新时代高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关键问题最直接的应答。它绝不是教务部门或院系教学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大学功能定位和管理理念调整,涉及大学治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调整,涉及大学管理体系及组织方式调整,涉及大学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创新,因此,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社会主义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明确高等教育质量主要由市场检验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而为之。唯有如此,方能实现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的战略意图。
作者:袁靖宇,江苏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来源连接:https://www.toutiao.com/i6815183848322630158/?tt_from=weixin_moment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2&from=singlemessage×tamp=1586814766&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_moments&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req_id=2020041405524601002607707336552EB2&group_id=6815183848322630158&pbid=679282965548233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