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中国未来学校的三大维度七大亮点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问题,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郑重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无疑是“中国特色未来学校”的基本内涵与发展导向。学校,作为一个具备物理空间色彩与人文历史色彩的概念,在新时代时空交汇的重要节点上,将如何在性质上界定它的“中国特色”维度?将如何在时间上界定它的“未来”维度?又如何在空间上决定它的“全球化”维度?
一、未来学校的“中国特色”维度
面向未来,面对工业4.0时代与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而来,新的时代必然会塑造出新的学校形态,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尽管如此,教育的本质并不会因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改变,教育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也不会变。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教育需要改变,也需要坚守。学校既要主动对接时代需求,更要坚守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原,让未来学校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而非教育的工厂。
1.德育现代化——将德育构建为未来学校最美丽的风景
坚持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未来学校的核心内涵。
德育应该是学校教育中的最高目标,也应该是学校教育中最美丽的风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育人为先。中国的未来学校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要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教育产出现代化——将教育贡献力作为未来学校最核心的产出
服务经济社会,是中国特色未来学校的重要外延。
为14亿人民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为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不断增强,将是中国未来学校的重要使命。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把人口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挖掘出来,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开篇即强调了教育领域的工作目标,也是新时代教育能够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核心贡献,即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
谋划中国特色未来学校的发展思路,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素质;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中国特色学校的“未来维度”
面向未来,对于教育的崭新理解又将把学校的样态引向何方?——未来的学习空间将从“为集体授课而建”转向“为个性学习而建”;未来的学习方式将突破强调标准统一的传统教学秩序,允许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时间学习不同的内容;未来的课程将根据真实问题设置主题,通过跨学科整合,加强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迁移;未来的学校管理将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年级和班级的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提供精准的教育管理服务。上述判断,基于的是未来这个时间维度的以下几大特征。
1.未来学校的价值特征:人的全面发展,个体的全面发现
未来学校的实践,奠基于对教育的重新理解。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在东西方先贤辈出的“轴心时代”,广义的教育是旨在“培养贤人与君子”,旨在“培养有智慧、有完善道德品质的人”,教育被赋予了超越人本主义的格局与使命。进入工业时代,学校教育开始聚焦于知识和技能,强调专业化、标准化,囿于工具主义与狭义的“理性主义”。直至当代,人类社会对于教育的理解像钟摆一样开始回摆。
在世界范围内,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新理念、价值和理论都已经出现,而这些概念现在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与传播,包括21世纪技能、关键技能、核心素养、多元智能理论等,这些都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提供了崭新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也已出现,创新型的学校在美国、中国都已经出现,正在快速地发展。而判断衡量何为未来卓越教育的关键,不是校园建筑、不是高科技,是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是价值观。
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再到未来教育,意味着育人思路的整体更新:从工具主义的目标转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从升学教育、应试教育转为培养合格公民,实行生活教育;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转为能力本位;从教什么、如何教转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等等。现代教育最大之偏失,或许仍如思想家与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所判断的——在“个体之永不被发现”。“人之所以为人”,是教育的纲领性命题,破解这一命题,才能纲举目张地全面把握未来教育的关键。
2.未来学校的行动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成长规律
人类世界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教育规律自然也有一个暴露的过程。未来人类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特征,不但会助推人类对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进一步深度认知,其本身也会演化出崭新的现象与规律。自觉按规律来引领教育变革、创新教育发展,是中外未来学校的集中共识。
2017年9月,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提出了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成长规律的教育行动导向,即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上述关键能力包括: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培养职业能力,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要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体育,改变美育薄弱局面,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
3.未来学校的技术特征:科技赋能教育,实现精准供给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教育技术的革命,都是对人类教育生产力的解放。当代科技浪潮必然重塑学校教育,集中的表现形式将是促进人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未来学校教育进入“人+机器”时代,意味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抑或说是人机深度融合的新教育时代的到来。用新技术重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流程,即教、学、考、评、管以及家校合作的各个环节。科技赋能教育,未来的学校教育将依托技术的掌控与引导能力,逐步走向适应每个学生的“精准供给”。
与此同时,科技进步与未来学校之间也有着“双向加权”的特征。科技赋能教育,教育反哺科技。从教育入手,赢得的不单单是未来学校,更是未来的科技领导力与国际影响力。未来时代需要更多的创新者、敢于思考者、敢于尝试者,未来学校技术特征的另一个面向,就是解放思想、拥抱技术,以跟进时代甚至引领时代的特征成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手棋。
三、中国特色未来学校的全球化维度
未来学校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探索。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中,既有世界各国未来学校实践对中国的影响力,也有中国未来学校实践对于世界各国的贡献力——携手同心,共同构建全人类的学校、全人类的未来。
1.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对外开放,对接世界一流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分析世界发展的形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论述了教育在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他指出,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使我们在更深广的格局上认识到未来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坚持和平,还是战胜贫困、改善环境,都要依靠教育培养有远大志向、能为人类造福的人才,这也是中国特色未来学校在全球化维度上所应有的题中之意。当前,国际上已经有众多卓越的前瞻性实践,启发和引领中外教育有识者们共同绘就学校教育的未来蓝图。
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未来学校”命名的学校,即费城未来学校。该校于2003年筹建,2006年建成,由费城学区和微软共建,政府负担经费,微软提供学校设计理念、师生发展指引、信息化的课程体系以及技术支持 。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管理局与教育部联合发起了为期十年的“智慧国2015”项目,其中包括“新加坡未来学校”计划,鼓励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学校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成效,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此外,俄罗斯启动了“我们的新学校”计划,日本启动了“超级科学高中”计划,德国成立了“MINT创造未来”联盟等。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国外出现了一批极具想象力的未来学校案例,比如:瑞典的Vittra学校把传统教室变成各种开放式空间,被誉为一所“没有教室的学校”;美国的AltSchool依赖信息技术深度参与,利用大数据技术快速响应教师的教学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法国的Ecole 42学校没有课本、没有宿舍、没有教室,却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培养出很多优秀的软件工程师,等等。
重新设计学校,应对未来社会的复杂挑战,已经成为国际共识,成为全球行动。对接国际前沿先进理念,对接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将有望率先在未来教育领域构建起共荣共济的宽广格局。
2.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全球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
完整的全球化维度有着融通中外与扎根中国两个面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的未来学校要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自觉自信来发展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影响世界的中国教育模式。
众所周知,以中国上海等地学生在国际经合组织PISA项目中的历次卓越表现为代表,中国基础教育的相关成就早已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对中国教育经验的参考和借鉴,在多个国家已经开始进入实践阶段。教育对外开放成为我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途径,而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也从对国外的单向仰视与思想输入,开始走向平等的双向互鉴与经验输出。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兼顾国际视野与本土认同的基础上,需要重新思考新时代学校教育的理性价值导向——在方向上,要兼顾国际借鉴与本土自信,在格局上,要兼顾工具理性层面的知识能力要求与价值理性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以此“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新时代教育思想与实践,为全球教育的革新与发展提供中国模式。
(节选自《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作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主执笔人王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