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教育现代化2.0的中国版本
摘要
21世纪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2.0的中国版本,既要充分反映全球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对教育的共性要求,又要充分反映中国国家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特殊要求。中国教育现代化2.0要承担“双重任务”,既要完成2.0阶段的任务,还要完成1.0阶段没有完成的任务、解决1.0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的目标定位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培养21世纪的现代人,聚焦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素养、自主发展素养、信息素养等核心素养。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与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包括人道性、民主性、理性化、法治性、生产性、信息化、国际性等七个典型的现代性特征,其中人道性居于统帅地位。当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要聚焦于教育现代性的增长与实现。
作者简介
禇宏启,北京开放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入新阶段。21世纪的现代化是信息社会的现代化,全球现代化进入2.0阶段。中国现代化是全球现代化的一部分,不能自外于全球进程,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也进入现代化2.0阶段。但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其现代化的历史基础、社会条件、发展路径与他国不同,21世纪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全球教育现代化2.0的中国版本。
一
社会现代化的两个阶段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的社会背景
教育是一种手段,教育现代化的价值与目标在于促进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所处阶段取决于社会现代化的所处阶段。社会现代化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等维度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历史、现状和目标,是教育现代化不能回避的社会背景,对教育现代化的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有直接影响。
(一)全球的社会现代化分为两个阶段
从全球范围看,社会现代化是指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整体性的、走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从字面上看,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就是“转化为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是现代社会的两个阶段。
社会现代化分为两个阶段: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是第一阶段,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是第二阶段。与之相应,人的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也分为两个阶段。本文把第一阶段称为现代化1.0,把第二阶段称为现代化2.0。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都分为1.0和2.0两个阶段。
社会现代化1.0是指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过程,即从农业社会的小农经济、君主专制、等级社会、宗教权威、神灵崇拜,走向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经济工业化、人口城市化、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层制、社会法治化,以及社会分工细化、科学方法盛行与科技发展、重视经济成就与物质文明等。简言之,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科层化、法治化、科学化等。
社会现代化2.0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此时,从全球范围看,后现代思潮产生,民权运动兴起,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汹涌而至。社会现代化2.0是全面的社会变迁过程,从外在形态上,最直观地表现在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概念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信息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人类可以在前所未有的规模上进行信息收集、加工、传播和运用,从而使人类活动各方面表现出信息活动的特性。信息化浪潮的持续深入使人类社会日渐超越工业社会,呈现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通常,信息经济也被称为“知识经济”,实际上二者既有密切联系也有一定区别。二者都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的崭新的经济形态,前者更强调把信息作为资源,后者更强调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经济的关键是创新能力,而只有信息共享,才能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信息化还使全球化“加速”,使“地球村”变得更小。它大大提高了组成世界共同体的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作用、横向联系的频度与速度,大大加深了相互依赖的程度与深度。
社会现代化2.0不仅体现为信息化与全球化,在2.0阶段,社会现代化1.0所呈现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科层化、法治化、科学化等特征并没有消亡,而是与时俱进。从全球看,社会现代化呈现出2.0阶段的新风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走向新工业化;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受到国家力量的约束,企业的社会责任被强调,环境问题受到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民主化进一步推进,妇女和少数族群获得更多政治权利,人权更为普遍,互联网为民主参与提供了新技术手段;为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在传统政治民主(以选举与代议制为主要特征)之外,社会治理(基层、直接参与的新型民主)兴起;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已经完结,但智慧城市建设提上日程;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人类的认识能力大幅提升,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进步加速。
现代化席卷全球,具有全球化特征,我国现代化是全球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全球社会现代化进入2.0阶段,我国的社会现代化也进入2.0阶段。
(二)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具有特殊性
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算起,迄今为止不到两百年,其间历经风风雨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进展最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现代化模式。
与现代化的先行者相比,我国进入社会现代化第一阶段较晚,而且是在列强船坚炮利的打压下“被动”进入的;但是,我国进入社会现代化第二阶段,与发达国家时间差距不大,而且是“主动”进入的,积极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某些方面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居于同等甚至领先地位。
我国追求的现代化并不只是信息化,而是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尽管我国信息化发展迅速,但在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等。其中一些问题,如贫困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城镇化问题、基本公共服务不足问题、社会文明水平不高问题、法治化不充分问题,都是在进入信息社会以前即在社会现代化1.0阶段,就应该基本解决了的问题。这意味着,尽管全球现代化把我国带入社会现代化2.0阶段,但是,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我国社会现代化1.0尚未完全到位,这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是一致的,即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进一步意味着,在当前的社会现代化2.0阶段,我们不仅要完成2.0阶段的任务,还要补课完成1.0阶段没有完成的任务。“两阶段问题交叉”、“两阶段任务叠加”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我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际上就是两个阶段任务的叠加。所以,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我国的现代化必须“新账老账一起算”、“两步并作一步走”。
伴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也进入2.0阶段。但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具有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社会背景,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程度不高。因此,其给予教育提供的支持包括经济支持、制度支持、观念支持等是有限度的,可以说,教育现代化的外部条件保障相对不足。对此,政府、社会和教育自身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教育现代化要更好地支撑国家现代化,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更大的、卓越的贡献,需要政府给予教育特殊支持,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教育是为一定社会培养人的,人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发展阶段,所以,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现状与目标,对于我国“人的现代化”也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社会现代化的目标直接制约着人的现代化的目标和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而社会现代化的现有发展水平则直接影响着人的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与路径。
二
人的现代化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的目标定位
教育以育人为本,教育服务于社会现代化,最后也要通过人的现代化予以实现。因此,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定位,最后就聚焦到促进“人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认为,在我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消极保守、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是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只有具有现代精神的现代人,只有具备21世纪核心素养的现代人,尤其是具备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一)人的现代化分为两个阶段
教育现代化的直接目标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个体现代化,人的现代性发生、发展和实现的现实活动,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知识结构、行为方式由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是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社会现代化需要人的现代化做支撑。英格尔斯(Inkeles,A.)等人指出,“除非国民是现代的,否则一个国家就不是现代的。在任何情况下,除非在经济以及各种机构工作的人民具有某种程度的现代性,否则我们怀疑这个国家的经济会有高的生产力,或者它的政治与行政机构会很有效率。”
与社会现代化的两个阶段相对应,人的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包括1.0和2.0两个阶段。此处“人的现代化”中的“人”主要不是“个体人”概念,而是“群体人”层面的概念。人的现代化是指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群体人”代代相继的、素质不断提升的历史进程,远远超出了个体人的生命跨度与寿命长度。在现代化的先行国家如欧洲发达国家,这两个阶段是先后依序展开的,它们当前处于第二阶段。我国由于社会现代化1.0尚未完结,“群体层面的”人的现代化1.0进程还在路上,如何让所有中国人都具有科学理性、平等开放、民主法治等现代精神与现代素质,依然是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我国当前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本质上就是人的现代化1.0的过程,即让进城务工农民及其随迁子女获得适应工业社会和城市生活所需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但是,我国还要应对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人的现代化2.0进程也在同时推进。这意味着,我国21世纪人的现代化同社会现代化一样,也是“两步并作一步走”,要同时完成“双重任务”,既要适应工业社会也要适应信息社会对于人的素质的要求。
(二)我国教育推进人的现代化要完成双重任务
首先,我国教育要完成人的现代化1.0的任务,培养适应工业社会的个人现代性。有学者认为,个人现代性是指“现代化社会中个人所最常具有的一套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模式”,它可以被分为平权开放、独立自主、乐观进取、尊重感情、两性平等五个维度。我们认为,根据社会现代化1.0阶段之科技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等的要求,应该把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等列入个人现代性的清单之中。显然,当下我国还有相当比例的人的个人现代性不足甚至缺失,国民素质的提升、国民性的改造依然是个严峻的现实话题。教育现代化要继续推进人的现代化1.0。
其次,教育还要同时完成人的现代化2.0的任务,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个人现代性,尤其是培育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即培养21世纪的现代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颁布了核心素养框架。然而,这些核心素养框架反映了21世纪发达国家和地区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所需的关键素质,主要体现了人的现代化2.0的要求,未能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人的现代化的全部诉求。
因此,我国需要一个与发达经济体有所不同的核心素养清单,凸显中国立场与主体意识,反映现实国情与未来诉求,把人的现代化1.0没有完成的“关键任务”,与21世纪人的现代化2.0的“重点诉求”结合起来,合二为一,形成一个体现我国人的现代化优先诉求的新的“核心素养清单”。一是创新能力。它是人的主体性的巅峰表现,是人的理性本质的最高体现。培养创新能力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的需要,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对于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都至关重要。二是批判性思维。它是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外在表现,是运用科学方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素养,是高级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也是一个社会走向理性社会的保障。三是公民素养。其核心是民主法治素养,这是建设现代民主政治与法治社会的保障。在全球化和中国崛起的背景下,还要求我国国民做负责任的“世界公民”,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及国际合作。四是合作与交流素养。它强调合作的价值,强调社会责任感,强调换位思考与尊重包容,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这种素养是建设我国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建设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五是自主发展素养。它是主体性的外在表现,要求自主自知自强。这种素养有助于促进人的自主发展、自由发展,并最后走向全面发展。六是信息素养。它是适应信息社会的必备素养。
上述核心素养,是创新创业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人道宽容精神、独立自主等精神的外显行为表现,反映了21世纪全球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反映了21世纪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人的现代化、国民性改造的客观要求,既体现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也体现了公民个体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其中,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独立自主精神集中反映了人的现代化1.0的诉求,而创新创业精神、人道宽容精神、信息素养则集中体现了21世纪信息时代人的现代化2.0的诉求。
21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就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既要完成人的现代化1.0没有完成的“关键任务”,又要积极回应21世纪人的现代化2.0的“重点诉求”。
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的现代性特征及其优先性排序
我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要求人的现代化,而教育要促进人的现代化,首先自身要现代化。从字面上看,“教育现代化”就是“转化为现代教育”。从学理上讲,教育现代化是与教育形态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与实现的历史过程。
(一)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与实现
教育现代性即教育的现代精神气质,是现代教育典型特征的抽象与概括,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关于教育现代性,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第一,教育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教育现代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否,或者说,教育是否是现代化的教育,取决于它能否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离开了教育服务的目标,离开了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无法判定教育是不是现代化,是不是具有现代性。第二,教育现代性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过程。现代化是一个过程,而现代性是现代教育的典型特征,是现代化要达到的某种理想的状态或结果,是一种可以衡量现代化程度的尺度与标准。
学术界对于教育现代性已经有很多论述,所列出的教育现代性特征也是多寡不一,但基本上大同小异。笔者在《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现代教育导论》一书中,对于教育现代性有详细的论述。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深化论述。第一,不再把教育现代性的这些特征简单罗列,而是根据社会现代化的两个阶段对这些特征予以分类,厘清教育现代化1.0与2.0的现代性特征的差异。第二,确定在教育现代化2.0阶段最重要的现代性特征是人道性,并对其生成的历史进程进行论证。第三,对这些特征进行结构化分析,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两个维度予以分类,确定其优先顺序。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2.0具有七个典型特征
我国教育现代化要更好地促进21世纪的国家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教育必须具有理性化、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信息化、国际性、人道性等七个典型的现代性特征。其中,理性化、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是教育现代化1.0阶段的典型特征。1.0阶段的社会现代化(工业化、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多元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要求教育进行如下方面的现代性转型。
第一,教育的理性化。其也称教育的科学性,是指教育发展、教育活动开展的合理性。要求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在尊重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数据和证据,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教育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实施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教育理性化要求重视教育研究,要求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理性化。
第二,教育的民主性。其是指教育是民主的,包括受教育机会、教育教学活动、政府行政管理、学校内部管理(包括班级学生管理)等都是民主的。民主意味着对教育中权力的约束与限制、对权利的尊重与保护。受教育权的扩大、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政府教育决策、政府简政放权、学校民主管理、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以及师生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都是教育民主性的体现。教育的民主性有利于释放学校、教师、学生的活力。教育的民主性能够反映民意、集聚民智,是教育科学化的保障。
第三,教育的法治性。民主需要法治作保障。法治与人治相对,通过法律手段和制度手段对教育进行管理,不是随意性和情绪化的管理,使得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大大减少沟通(交易)成本,保障教育秩序和教育效率,使教育活动有序开展、高效开展。
第四,教育的生产性。其是指现代社会中教育的经济功能的凸显与增强,涉及的主要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的生产性是指教育要为现代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出各种类型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要求教育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相匹配,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高等教育领域的产学研合作。
对比我国教育的现实可以发现,上述四点并没有充分实现。因此,尽管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当前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已经进入2.0阶段,但教育现代化1.0阶段的任务并没有圆满完成,需要根据21世纪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新要求,进一步提升教育的理性化、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的水平。针对现实国情与客观需要,教育的理性化、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也应该纳入我国教育现代化2.0的现代性框架之中,予以进一步推进。
与前四者不同,后三者即信息化、国际性、人道性,集中体现了教育现代化2.0阶段的新特征。
其一,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教育的直接要求。教育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时空、教学模式、教学信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方式,为教育教学现代化和教育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个性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其二,教育的国际性。教育国际性是全球化的直接要求。二战后,尽管若干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得以建立,但东西两大阵营的冷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球化进程。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加速,教育的国际化也随之加速。教育国际性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国际教育交流,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促进本国的教育现代化,同时向他国积极展示和传播本国的教育经验与模式。
其三,教育的人道性。教育应该是人道的,具有人道主义的情怀。教育人道性所彰显的无疑是价值理性。教育的人道性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的优质性。优质教育不只是给学生一个“好分数”,它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能够让学生获得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教育。不仅教育结果是优质的,教育过程也是优质的。二是教育的公平性。面向人人,体现公正与平等精神,能够促进所有人的发展;教育公平包括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和补偿性公平三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三是教育的多样性,也可以称为“教育的个性化”。只有多样性的教育才能满足人的不同需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四是教育的终身性。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终身学习的个体需求,要求提供终身教育,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当前,教育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教育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互联网+教育”更是如火如荼,因此,人们往往把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特别是把教育信息化,视为进入信息社会后教育现代化2.0的最典型特征。这种看法存在偏差。我们认为,不论是信息社会还是知识经济、全球化,抑或是人工智能,都不足以概括21世纪的特点,21世纪不是技术的世纪,而是人的世纪,不能把人淹没在信息技术的滚滚红尘中。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上,技术永远为人服务。
(三)教育的人道性是教育现代化2.0的最重要特征
本文把教育的人道性作为教育现代化2.0的最重要特征,排在首位,不是随意之举,而是建立在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现代化的本质是现代性,在哲学层面上,现代性的关键词是“理性”、“自由”、“主体性”。在社会现代化1.0阶段,人们用理性精神对抗宗教迷信,发展科学技术,设计理想制度(如权力制衡制度、科层制等),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算计个人利益;用自由精神和主体性反抗宗教压迫和专制统治,追求人人平等和政治民主,追求物质财富和尘世幸福,追求个性发展与自我实现。理性、自由以及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内在精神气质。这些内在精神的外化,就表现为现代社会的外在有形特征,如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层制度、科技发展等。
然而,社会现代化1.0也遭遇了危机,这本质上是现代化背后的现代性危机。后现代主义猛烈抨击现代性,认为现代性强调理性的作用是以忽视乃至贬斥、压抑人的非理性、情感、意志为代价的。人总是在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而理性不能给人提供精神家园。理性促进了科技进步,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征服自然,导致的是对自然的掠夺和环境的污染,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理性,会被用于屠杀人类、消灭异己。理性追求普遍性、总体性,会导致对个体性、差异性、多样性的压制。在强调个人自由、高扬主体性的同时,走向无节制的极端个人主义与利益竞争,存在的意义却被忘却,人实际上沦为技术的附庸、金钱的奴隶。这种现代性危机,体现出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关系的恶化,尤其是个体精神家园的丧失、精神信仰的缺失。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现代性被终结。这恰恰说明现代性需要被重建和完善。诸多理论家思想家关注现代性的重建。如,哈贝马斯(Habermas,J.)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思想,但其坚决捍卫现代性,认为现代性是未完成的事业,理性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能因为工具理性存在问题就倒退回到非理性的宗教蒙昧,不能用非理性取代理性,而是应当转换和改造理性,在工具理性之外更为强调价值理性。森(Sen,A.)强调自由在发展中首先具有建设性作用,认为进步的评判必须以人们拥有的自由是否得到增进为首要标准。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环境保护,并在资源使用问题上做到代际公平。
在这些思想资源的滋养下,现代性在坚守理性、自由、主体性等早期现代性的基础上,吸收了这些思想资源中的多元现代性、复杂现代性、晚期现代性等新理念,以及人道主义、价值理性、差异性、多样性、社会责任、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新观念,形成了升级换代后的“新现代性”,而以此为基础的现代化就是社会现代化的2.0版本。曾经被窄化了的理性、自由、主体性获得了更丰富的新含义,依然富有生命力。
简言之,社会现代化1.0由于现代性发育不成熟导致了物化与异化,社会现代化2.0就是要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社会现代化2.0之现代性的灵魂是人道主义。力图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精神文明文明引领物质文明。通俗讲,就是厚德载物,以道义平衡功利,优化人类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自我的关系,为人类找到精神家园。人道主义赋予现代性之理性、自由和主体性等要素以新生命新活力。
在21世纪的新技术环境下、经济与政治背景下,推进社会现代化2.0,继续捍卫现代性,就是要坚守人道主义,并以之浸润与改造理性、自由、主体性等现代性要素,为理性插上道德的翅膀,使其服务于人道的目的;就是要为自由与主体性确定必要的边界,不侵害别人,不危害社会与自然。在此基础上,给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给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科层化、法治化、科学化等,涂上人道主义的底色。21世纪的社会现代化是更道德的现代化,是更为全面、更为均衡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2.0的人道主义方向,也是教育现代化2.0的指导性原则。国际社会在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时,特别强调人道主义的价值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明确提出,“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这种愿望可以称为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发展观的道德伦理原则反对暴力、不宽容、歧视和排斥。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这就意味着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需要采用开放和灵活的全方位终身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基于上述对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分析,本文把“教育的人道性”确定为教育现代性诸多特征中的首要特征,并认为教育的人道性对教育的理性化、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信息化、国际性等具有统帅与引领作用。教育的人道性,转换成我国的政策话语,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我国教育现代化要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现代化进程本质上是合理化进程,现代化意味着变得越来越合理。合理性包括工具的合理性和价值的合理性。上述七个方面的教育现代性是价值理性(合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融合。教育的人道性、民主性属于价值理性;教育的信息化是价值中性的,属于工具理性;教育的法治性、生产性、国际性,与信息化类似,也属于工具理性。社会进步和教育现代化并不只是价值的进步,也包括工具的改进。教育的现代化和现代性并非只要目的、不要手段,并非重视目的、轻视手段,但价值理性或者说价值的合理性永远排在第一位,工具理性服从于、服务于价值理性。
基于此,我们可以对七个教育现代性重新排序,把人道性、民主性排在前面,随后是理性化、法治性、生产性、信息化、国际性。其中,人道性统帅其他,可以把民主性理解为人道性的具体表现与逻辑延伸。民主性反对有权就任性,能带来理性化。而只有人道的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充分发展,最大程度提升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确保教育生产性功能的最大化。理性化、法治性、信息化、国际化都必须服从于教育的人道性要求。
21世纪我国的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育为国为民做出更为卓越的贡献,要求教育在人道性、民主性、理性化、法治性、生产性、信息化、国际性等方面进行深度变革。可以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更多的财力物力资源支持、人力资源支持与制度政策支持,国家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保障教育现代化顺利推进。
(来源:《教育研究》2018年第12期)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