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五国教育专家在沪畅谈“百年课程”
2018年适逢课程百年及中国课程改革40周年,近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华东师大举办了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论坛以“课程研究:百年审视与未来想象”为主题,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教材研究、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等领域的知名专家,以及全国300余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一线教育工作者共聚华东师范大学畅谈“百年课程”。
论坛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他说,1918年,美国教育学家约翰·富兰克林·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课程”成为教育学中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今天,我们在此相聚,借论坛之机,向课程先贤致敬,向课程百年致敬。本次论坛围绕“课程研究的历史与未来”“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挑战”“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研究的交流与畅想”四个主题模块展开,回顾百年课程之路,反思历史、审视现实、构想未来,嘉宾观点精彩纷呈。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提到课程,必然绕不开的一个人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他在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课程”一词。论坛现场,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Geneva Gay教授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在演讲“永恒课程问题的当代挑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回溯了斯宾塞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问,剖析了隐藏在这一问题背后的时代需求,并重新解读斯宾塞提出的四类知识及其背后的全人教育思想。
她认为,到底哪一种知识最有价值?是一个常问常新的问题,不可能有永恒的一次性的答案,因为社会和教育的需求总在变化,到底哪一种知识最有价值也会一直变化,需求如同“永动机”一般变化。她呼吁大家根据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思考,同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重要的不是斯宾塞怎么回答?而是这个问题从何而来?这个问题是否像听上去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又该如何作答?”她说。
课程必须适应多元多变的未来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首席教授、前香港大学副校长程介明在题为“迎接未来课程:方向与矛盾”的报告中强调,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课程也必须适应多元多变的未来。
他认为,教育发展有两个基本思路,一个是补缺思维,要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达到指标;一个是前瞻思维:教育要有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教育,有梦想才能上一个台阶、才能有所突破。
教育中应该多一些前瞻思维:第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明天,学生的明天在社会上,所以教育要关注社会的变化。目前的情况是有些社会上的常识,教育界并不知道。第二,教育的核心业务是学生的学习,课程应该广义的定义为“学生的学习经历”,人的活动塑造人脑的发展,人的学习是通过活动,对外部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我们要关注学习科学。
从整个教育体系来讲,他认为教育体系是可以“过时”的。因为教育是一个人造体系,带有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信仰的时代烙印。时代特点改变了,学校设计就过时了。他举了一个例子:他的朋友John,香港大学电机工程专业毕业,进入香港基建署工作,步步高升,55岁按时退休,安详晚年。可以说是“一技傍身、一纸学历、一劳永逸、一帆风顺、从一而终”。而现在香港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口就业,不是主流,斜杠青年越来越多,每个人一生大概要做15份工作。
演讲的最后,他总结了未来课程发展过程中可预见的“学生需要面对复杂的未来”“学生学习经历的多元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发性与课程的标准化要求”“学生学习的内涵与家长追求的分数”等七种矛盾,指出返璞归真,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回归学习,是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解决课程与未来社会间的矛盾,是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
教材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
教材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论坛也邀请到全球教材研究的知名机构,德国教材研究所所长Eckhardt Fuchs教授,他以“教科书研究回顾:研究、社会和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为题,分享了教材的研究领域、教材与社会的关系、全球化背景下的教材研究等话题。
Eckhardt Fuchs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十年来德国的教科书研究:不同背景下的教材,知识与价值,数字时代的教材。据Eckhardt Fuchs教授介绍,在德,教材是自由市场,全国有20多家出版教材的出版社,一般通过教材销量的大小来评判其质量的高低。谈到教材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Eckhardt Fuchs教授说德国还没有完全改为电子教材,也还在探索过程当中,也有一些争论,“只是把教材变成电子版就够了吗?还是整个教室的环境都要改变?”他说。
此外,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波音STEM教育讲席教授Olusola O. Adesope,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华,台湾中正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核心素养工作圈召集人蔡清田教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前任副秘书长陈嘉琪,日本体育科学大学教授、日本学科教育会学会会长池野范男,美国纽约州新乌得勒支中学社会学系监督部助理校长Jack P. Chan,韩国科学教育协会主席、首尔国立大学物理教育系教授Jinwoong Song等来自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也做了精彩分享。
新技术助力嘉宾与观众互动交流
本次论坛在会议技术支持上也有一个亮点。论坛伊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陈霜叶教授介绍了此次论坛的一个技术创新。在现场问答环节,论坛采取线上互动方式,听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活动页面后,观众可以通过扫描论坛的二维码,登陆社区,即可向演讲嘉宾提问。所提问题公开显示在屏幕上并进行实时监控,听众之间通过点赞和评论进行互动,主持人根据现场监测数据,选择点赞最多的问题请现场专家作答,大大提高了互动效率和质量。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创新,但是与被动的听会相比,可以激发参会者的投入和参与。看似只有一个人在讲,但其实所有人的大脑都在互联互动。”陈霜叶教授说。
中国课程经验如何与国际分享?
论坛的最后,国内外特邀专家还出席了主办方特别组织的圆桌论坛,共同探讨“中国课程经验如何实现国际分享”的议题。“课程改革是整个世界的中心议题,近20年来,中国的课程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进入课改转型的关键期,面临如何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的难题,而多元化交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难题,迎接未来的挑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说。
终审:0